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
据报道,近日,天津市公安局河北分局破获一起以网络“水军”形式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违法犯罪案件。据了解,该犯罪团伙通过有偿删除网络差评获利近300万元,涉及10余个省份。目前,已有3人被检察机关起诉。 从互联网精神的角度说,公开经营的市场主体或产品,不存在隐私权的概念,应当接受公众监督,即消费者有权在网上发表看法。比如,豆瓣网会给每部影视作品打分,很多人也会根据分数选择是否观看和消费,这在客观上可以让公众少花冤枉钱,也可以促进优胜劣汰,让那些更具品质的作品能脱颖而出。 以网络购物为例,很多人在做出购买决定之前,会查看其他用户的评价。差评过多,即使再心动,也可能不会购买。可以说,他人评价是商家信用的重要参考。刷好评和有偿删差评都是对这一机制的人为扭曲,会给消费者决策带来干扰,甚至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此外,由于用户有差评权,自身权益也可以得到更好保障。无论是无理由退换货,还是限时送达等服务,商家之所以尽心尽力地让消费者满意,也是忌惮他们手中的差评权。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网络购物之所以兴起的关键——看得见摸不着的东西,能够吸引人投资和购买,真实评价以及差评权至关重要。 可见,当差评可以被人为地有偿删除,网络信用的基础就不再稳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究其原因,一是有些企业过于爱惜自身羽毛,不能忍受哪怕一点点对自己的合理质疑,稍有风吹草动便疑神疑鬼。这样的企业,往往也最热衷于同“水军”或“黑公关”合作,美化自己,抹黑对手。二是有些企业不相信法律,更相信江湖。在遇到负面消息后,很多企业不愿意走法律途径,而是急于看到效果,更热衷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客观上壮大了“水军”和“黑公关”的实力。三是部分企业自身管理存在漏洞,通过内外勾结,使得有偿删除差评得以轻易实现,甚至形成了一条灰黑产业链条。 互联网时代,企业应学会“在口水中游泳”,也要善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而不是动辄雇用“水军”维护形象。毕竟,只认钱的“水军”,随时也可能调转“枪口”,到头来得不偿失。
来源: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