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532|回复: 0

【新靖江】国家级重磅奖项揭晓!靖江一人实力上榜

[复制链接]
  • 打卡总奖励:473
发表于 2020-5-31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
5月30日
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一位靖江籍科技工作者
获得国家级重磅荣誉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在京举行,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创新团队等10个团队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另有28人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258人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其中,靖江籍科技工作者宋征宇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微信图片_20200531132631.jpg



“全国创新争先奖”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之后,国家批准设立的又一重要科技奖项,是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是国家科技奖项与重大人才计划的有机衔接,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一个科技人才大奖。
微信图片_20200531132644.jpg


▲宋征宇在获奖现场
宋征宇,1970年出生,江苏省靖江人,1988年毕业于靖江市省靖中,199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联合会载人飞行委员会委员。
宋征宇长期从事航天控制基础理论研究与新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先后参与了中国载人运载火箭、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和中国重型运载火箭等的研制,现担任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曾荣获“中国青年五四杰出贡献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两项;著有多篇专著、论文和专利。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可靠低成本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设计、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等。

一起来听听
这位科技工作者背后的故事


也许宋征宇今生注定要和航天“结缘”。1970年,长征一号火箭载着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那年,宋征宇出生,“征宇”二字饱含着父母对他的期望,似乎也喻示了宋征宇未来的奋斗之路。
微信图片_20200531132649.jpg


1988年,宋征宇从老家江苏省靖江县中学毕业后,因为成绩突出,被保送到浙江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
随着知识的积累,宋征宇对控制领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特别对“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这个崭新的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渐认识到了航天探索的魅力。在兴趣的驱动下,1992年,宋征宇顺利进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


1994年的一次参观活动,让他的航天梦变得更为坚定。当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恰好有一项发射任务失利,参研参试人员心有不甘的眼神令他久久难忘,从此也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结下不解之缘。
“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一句贴在酒泉基地曾经的控制大厅的标语引起了宋征宇的思考:“科技发展曾经历一段徘徊期,不能让曾经的遗憾在自己这一代人身上重演。”
微信图片_20200531132652.jpg 微信图片_20200531132744.jpg

▲神舟八号顺利发射后,宋征宇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这么多年来,中国(航空航天)应该说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们的运载能力、进入空间的能力大幅提升,这样的进步有目共睹。我们也是国际上具有完整的火箭系列和发射能力的三个国家(中美俄)中的一个。”宋征宇说。

微信图片_20200531132748.png


2019年,宋征宇应邀在浙江大学2019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讲话,他深情地说道:要结合实践学习,不断积累专业知识的厚度,支撑起属于自己人生的长跑,要将个人的发展与祖国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期盼有更多学弟学妹们能加入到航天事业中来,未来无论你们在何处,也请大家一定记得,祖国永远需要你!

微信图片_20200531132752.jpg
来源:靖江发布

新靖江论坛内发表的信息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发布信息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新靖江论坛联系删除!
+10
公众号:靖阅网、新靖江论坛(www.jjsbbs.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