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
二、高峰对朱勋的名号都没有搞清楚 《杂考》中还写到另一幅朱勋的书法作品:“雅昌艺朮网2006爱心大型拍卖会,字画类拍卖中有一件朱勋的书法《王母戴太安人七袠华庆》(以下简称“华庆”),这幅作品的落款是“侍生朱勋顿首”。安人是明清六品官之妻的封号。如封给母及祖母,则称太安人。侍生,旧时对于同辈或晚辈的妇人,在名帖和联幛上都称“侍生"。因为没有更多的资料,我们不知道这个朱勋是否就是靖江的朱勋,这幅字的真伪也就无从考证。” 从以上高先生中对这幅字的介绍看,他对这幅字是作了不少研究。如“安人"、“侍生”都作了详细介绍。并注意到:“这幅作品的落款是“侍生朱勋顿首”。但他没有提及其中最能表明作者身份的印章。 我们注意到这幅作品的"侍生朱勋顿首“下面紧接着还有两方印章(见附图),第一枚印章的印文为“臣朱勋印”,第二枚印章的印文为“虚舟”。 朱勋,字晋阶,号虚舟。这枚“虚舟”的印章清楚地表明,此颂作者“虚舟”就是我们靖江的朱勋。同名的朱勋是有,如《靖江县志》中就写到,明代万历三十二年浙江鄞县人朱勋在靖江任知县。但是既同名为朱勋,又同号为“虚舟”的人是不可能的。 高峰因为不了解朱勋号“虚舟”,所以又一次得出了这个错误的结论:“我们不知道这个朱勋是否就是靖江的朱勋”。 这表明:已经写过两篇评论朱勋文章的高峰先生连朱勋号“虚舟"都不了解,难怪他的有关朱勋的文章中疏漏讹舛,信口开河,错误多多。这里再举《杂考》中信口开河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