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687|回复: 0

家长应与孩子多聊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7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
亲子沟通,历来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难点。孩子在家里,并不等于就会增加与父母的对话与交流。不少学校在抽样调查中反馈的数据表明,父母未必是孩子最好的沟通者,当孩子心里有话,向父母说的并不占多数,而同学、朋友更容易成为倾诉对象。
暑期里,孩子的心理问题并不少。心理咨询专家庞景芬指出,家长认为孩子在家里最安全,但他们没想到,孩子在足不出户的环境中容易产生不安和烦躁情绪,表现出不耐烦、脾气急躁等。对这种暑期“情绪感冒”,忙于工作的家长要有所察觉,应采取加强与孩子交流或转换生活环境等办法,调节孩子的心理,疏导急躁情绪。
暑期过半,学生感觉如何?记者询问几位学生,尽管各人的“境遇”不同,但他们不约而同地反映:“太乏味了!”一位曾梦想在暑期好好同父母“处一处”的初二男生,说起眼前的暑期“境况”不免有些黯伤:“大人一回家就做饭、洗衣服,没有时间同我交谈,我也想不出用什么话来打开这僵局。”有一个初中毕业生今年考上了重点学校,父母亲很满意,暑期开“禁”,可以每天看电视,并有50元零花钱。不过有一条规定是:不能外出。“我的母亲了解我喜欢吃哪一道菜,喜欢穿哪一种衣服,但却不知道我在暑期里需要什么,她不知道什么事会使我哭,什么事又会使我笑。”“好孩子”袒露出来的心思,更让人感到揪心。
为什么孩子无法与父母交流而会感到“不安”呢?庞景芬认为,暑期是孩子心理需求的“上升期”,与在校相比,孩子的活动范围显然狭窄了,同伴接触机会又不多,所以他们的心理依附转移到父母身上,希望与父母多说说话,是极为正常的一种需求。另外,又因为孩子白天基本上是“个体生活”,除了电视做伴外,内心没有宣泄“对象”,所以一到晚上,心理上很想与家人亲近,希望父母能留出一点时间给自己,以缓解白天的寂寞。
“如果家长以为暑期让孩子吃好、睡好就行了,那是误解;如果家长在暑期以种种借口对孩子的沟通心理需求不闻不问,甚至随意打发,那是失职。”庞景芬强调说,家长不当的做法,不仅会使孩子失去家庭固有的温馨感,还会对孩子的家庭向心力回归产生挫折感,以后两代人的沟通和融洽就容易形成负面的“条件反射”。
暑期是家长了解子女、亲近子女、指导子女的极好机会,也是两代人沟通的“天然时空”。暑期家长与孩子的对话可以有许多内容,除了学习,还有生活、人际关系、家庭安排,基本上可以无话不说。另外,根据孩子所处的学段不同,话题可以有所选择。

公众号:靖阅网、新靖江论坛(www.jjsbbs.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新靖江论坛(靖阅网)业务咨询:18952637888|热线电话:0523-84837888|手机客户端|手机版|小黑屋|新靖江论坛(靖阅网) ( 苏ICP备18055248号-5 )

GMT+8, 2025-2-1 17:59 , Processed in 0.26297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