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8-1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交警同志平时基本上都是依照交通法规在工作,在管理。按交通法规纠查违章,维护交通秩序。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如果是正常驾驶的话,一般正规的交警是通过两方面来认定责任:一、行驶路线;二、行驶速度,看看双方谁的行走路线有问题,还有就是行驶的速度有没有问题。当然,也常常出现例外的责任认定,但通常来说,大体上是八九不离十,所以我们开车是还是以遵章守纪为好。 <br />开车也可以这样来简单分为两种,一、遵章守纪;二、目无法纪,违章。特别是交通警察最喜欢这样区分。高兴的话,雷达测速仪往路边一放,开快开慢,你看了办吧。如果有谁不幸忽视了这个轻巧巧的现代科学仪器,那么,“欲速则不达”,请你暂微留步。“你好”,再加上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敬礼,对不起,请留下过路钱。违章,被交警抓住,还是小意思;有时候,就是这个违章与不违章,一念之间,便是天堂地狱。有时候因为违章而发生事故,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不是骨折,就是出血;这里疼,那里痛,同在地狱中差不多吧。违章再严重一点的,就是生离死别,天上人间。马来西亚佛市有个安全警示牌,大概是这样写的吧:“阁下,驾车时速不超过三十英里,你可以欣赏本市的美丽景色,超过60英里,请到法院作客,超过80英里,欢迎你光顾本市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了100英里,请上天堂吧。”天堂虽好,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吧。但是,一不小心,违章车便身不由已的糊里糊涂的直达天堂地狱。或许可以这样认为,如果以后谁叫你不要违章,那么便算他是个朋友;如果有谁意图希望我们严重违章,那么,可能是他无知,也可能是他居心不正;或者是与我们无关痛痒的人,出了事之后,拍拍屁股走路,两袖清风,一切后果由我们自负;如果你的好朋友在开车的话,你也不希望他违章,对不对? <br /><br />各有各法 <br /><br />“千万不要违章”,但有时候不违章又几乎没办法开车。2001年朱熔基总理在安徽农村考察,当地官员汇报,税费改革后减少了当地乡政府的收入,朱镕基总理问,收入减少了你们怎办?当地领导回答:当务之急是精兵简政、调整结构、加快发展、想办法增加财政收入、培养财源……,总理摇头一笑,说:口号正确,做起来难。对于开车来说,说一点不违章,可能也很难做到。但是,有时又确实不应该违章,许许多多的事故,都是因为违章而发生,而这些违章又完全是不应该的违章,不必要的违章。 <br />有个国家的警察总监,一次也因为超速而被一个值勤警察发现,处以罚款。警察罚警察头,大水冲了龙王庙。但有时候,有些地方,又讲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实际结果不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些人得知这件事以后,发表议论,认为知法犯法,执法犯法,应罪加一等。这个警察头倒霉了,别人违章超速,罚点款就了事,他违章,却把好好的职位都弄丢了。也可能是他的官运到头了吧。也好,无官一身轻,官当不当,无所谓。 <br />还有个洋鬼子,要在中国工作较长一段时间,他喜欢自己开车,在国内都是自己开车的,习惯了,这次到中国来工作,也自己开。一开始,真的不习惯,中国的这种混合路面,这些随意通行方法,弄得他很不适应。更要命的是,他从小所受的教育,他的文化氛围,都是遵守交通规则。但,不要紧,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再加上他年轻,思想观念转变得快,入乡随俗,对中国的开车文化加深了解,很快地,什么闯红灯,争道抢行、超速行驶全都学会了,开起车来如鱼得水。过了一段时间,这个洋滑头在中国的工作结束了,回到他自己的国家,还得开车,但他在中国学会的这种开车方法又行不通了,有点不知道该怎样开了,人家对他的开车方法都侧目以视。没办法,再从头学起,一切重新来过,再一次地转变思想观念。 <br /><br /> <br /><br /><br /> 逍遥法外 <br /><br />各国人民的开车风格也各不相同,英国人比较绅士,遇有红灯,不论周围有无车辆行人,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会停下来等等。而这种开车风格,对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人来说,简直无法想象。一次,几个英国人在意大利一个城市,开着车想找一个餐厅,路边一个警察热情地上车为他们带路,到了街道尽头,正好遇上红灯,英国司机很自然地停下来等绿灯,那个意大利警察转过脸来,有点不解地询问出了什么问题,英国司机指了指红灯,意大利警察马上说道:“这有什么问题,每个人都像你这样开车,那交通不是要堵塞吗?不要浪费时间,赶快开车。”哟,这样的警察多好。意大利人认为交通规则可以不遵守。但不论中外,违章可能也必须遵守如下几个原则: <br />一、必须绝对确保安全。(这点至关重要,否则得不偿失。) <br />二、不能影响别人的正常通行。(即使违章也得讲点文明礼貌道德) <br />三、千万不能被警察发现抓住。(否则够麻烦的) <br />实事求是的讲,违章与不违章实在是个难说的话题。人是个复杂的东西,人的灵魂就是复杂的灵魂,有的人喜欢给自己的灵魂以最大的自由空间,快乐时让它快乐、痛苦时让它痛苦,绝望时让它绝望,迷茫时让它迷茫,想违章时呢,就让它违章,让灵魂自由地伸展。我们虽然可以允许一些错误的东西存在。但要记住的是,不能对别人造成伤害。不管怎样违章,一定要记住上面所说的根本原则,“绝对确保安全”。 <br />能做到“绝对确保安全”,其实已是在很好的遵守交通规则了,已抓住了交通法规的重点。至于还有别的,我们可以来算一个帐,一个人在一天开车过程中,打擦边球,违章三四次,是很正常的事。一天算三次,一年算一千次。十年就是一万次。有的师傅可以十年、二十年,不发生事故,但违章次数总有一两万次吧。违章与事故的关系,关键可能还是在于违章的性质如何。 <br />盗亦有道,有时违章也不简单,这么费尽心机,用心用力地违章,还不如慢慢地开车,或是舒舒服服停下来等等,多好。可现实情况是违章的人实在太多,有如滔滔洪水。古有大禹治水之说,先堵,后来堵来堵去,发现没办法堵得住,最后就换了一种办法,不堵了,改为疏导。违章有时也实在禁止不了,实际行车中在所难免,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来讨论讨论到底该怎样违章吧。当然,作为驾驶员,违章本身就是根本错误的,现在再来讨论如何违章,岂不是错上加错。以前有位老先生早有明训,文章千古事,轻易的一句话,一个观念,有时便会间接的引人误入歧途。文字乃至包括说话,实在不好随便乱写乱说,不负责任,因果关系令人害怕。此实乃金玉良言,但是现在提倡言论自由,大家都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看法。五花八门的书到处都有;面对各种各样的高见,是批判的接受,还是彻底的否定,我们应该有自己独立正确的主张,这里一个说违章,一个说不要违章,我们怎么办?只要我们能独立自主,明辨是非,那么,什么样的书都可以读了,什么样的话都可以听了。可能是孟子吧,也早就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有时研究讨论一种方法,并不代表从本质上讲这种方法是正确的。 <br /> |
|